孩子在线学习,如何才能趋利避害?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的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成为了可能,但孩子的在线学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趋利避害。1、充分利用在线教育资源,弥补课堂教学。很多地方,由于受到师资等教育资源的限制,并不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而在线教育往往能让一个名师来多人共享,能帮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2、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孩子可以在网上预约更加灵活的时间来学习,不再受到特殊情况的制约。网上10点作业做完了,想学习一会儿都是可以的。3、能够节省很多的经济成本。在机构学习往往要支付大量的金钱,尤其是那种一对一或者小班教学,费用高昂,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但是在线教育往往费用相对合理。上面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优势,而弊端我们也是不得不要规避的,否则会适得其反。1、目前在线教育还是不够规范,只能看到表面宣传的信息,实际师资到底如何,还是让家长不太放心,这就需要在选择在线教育的时候擦亮眼睛。2、对孩子学习自主性有较大考验。在线教育做不到真正互动和情感交流,老师没办法关注到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往往都是被动听课,实际效果反馈不多。这一点需要注意。3、过多接触网络对孩子容易造成负影响。孩子的自控力都比较差,频繁接触网络可能让孩子失去自控,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困惑,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总之,在线教育是一种趋势,但目前并不成熟,如果非要选择的话,家长需要仔细甄别,密切关注。
开学在即,如何看待疫情背景下“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的做法?
我支持“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的做法。不管是不是有疫情的背景,网络授课,给我们增加了学习的渠道,不是吗?“停课不停学”如果采用的不是网络授课的方式,而是靠老师们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然后通过班级群反馈学习信息,那么存在很多的问题:1、没有书本。2、作业单调,效果不佳……日前,全国多地发出延迟开学的通知。就在今天,江苏省发出再次延迟开学的通知:2月底前不得开学,可以称得上史上最长寒假了。就拿以前暑假两个月的经历来说,各位家长曾经不也是一直在为孩子的学习奔波吗?目前对网络授课的争议颇多:争议一:按原计划,假期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就提前上课,这算是增加学生的压力吗?今天是正月十三,往年这个时候开学也有过的。网络授课不具有强制性,大部分地区课程安排相对合理轻松。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学校给孩子们安排的课太多。但是,这样的现象顶多撑不过几天就会消亡。因为毕竟我们教育人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根据实践改进的。争议二:对老师的能力表示怀疑,老师课堂上教学能力可以肯定,但是没有当过主播的经历,怎么面对镜头做好课程?诸位不知,每一位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都要历经几年之久的赛课、公开展示课。在这一堂堂光鲜亮丽的课堂背后,你知道老师花了多久,对着镜子自我练习得来的吗?赛课时面对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的听众,也没有畏惧的。一个摄像头,会难倒我们吗?争议三:学生不具备网络学习的经历和硬件条件。其实在有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先进的教学手段,将丰富的网络资源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形成智慧课堂。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多媒体、多途径教学是个大趋势。网络学习的经历没有,我们可以去培养。有关硬件条件的问题,其实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手机,这就够了。争议四:学生的自觉性不够,没有家长的督促看护,万一走神或者干脆玩手机了怎么办?不能因为手机里有诱惑孩子的游戏,就说手机是个坏东西吧?这个时候,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为什么有些孩子就很自律,而有些不能,家长们是不是也要从家庭教育上和孩子自身习惯上找找原因呢?“网络授课”一直存在,只不过在这次被推上了风口。其实理智使用,网络是个好东西,即使没有这次疫情,也有很大部分的家长,开始在网络上帮助孩子寻找学习资料。各位看客们想一想,您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过孩子的学习吗?最后,再来说说我所处地区面对延迟开学的做法。江苏是个教育大省,资源历来比较丰富。早在19年秋学期,就推广了“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网络学习平台。我们来看看课程安排:大家能看出,我们的网络授课课程丰富,时间合理。应该不至于给孩子们造成多大压力。而且截止目前,学校也没有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去做主播开课。有些敏感话,这里不方便多提。在家多学习些知识,以不变应万变。艰难时期,我们携手同行。
开学推迟,你家孩子开始网上学习了吗?你怎么看?
今天小孩第一天上课,真的是手忙脚乱的,首先是没有课本,无法提前复习,现在自己在农村,不能出去,无法借到课本。其次是家里有两个小孩,只有一台笔记本,只能一个看完轮下一个,本来可以电视看的,但在农村只有网络电视,不是那种带机顶盒的电视,手机第一天看完全进不去,估计学习的学生太多了。再次,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环境不好,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上厕所,要家长在旁边监督,还有在线上课的时候要在旁边提醒记笔记,不然一集30分钟看到头,都不知道学习了什么,下午我自己是边看边暂停,让孩子把重点记一下笔记。还有就是作业问题,孩子低年级,家长要抄下题目给孩子做,孩子还小不能一直盯着手机,总之家长难,孩子难,老师难。
疫情其间,学生在家网上学习,大家感觉学习如何?
初做网红,难逃尴尬;屡尝甜头,欲罢不能。作为一名老师,在疫情期间深刻领会了做网红的滋味,有心酸有收获也有无奈。首先说说线上教学的优点:No1. 我再也不用六点钟就起来洗漱做饭吃饭了,只需要在上课开始之前坐在电脑前就OK了。No2. 我再也不用在意今天脸色好不好,用不用化妆了,即便是不洗脸顶个鸡窝头也没人看得见,躲在屏幕后面垂帘听政就好了。No3. 省了好多不必要的支出,不用买那么多衣服了,一套睡衣就搞定了;不用买化妆品了, 素颜朝天也挺好;不用花车费油钱了,足不出户就上了班了。No4. 上课的间隙可以躺着休息了,再也不会腰酸背痛腿抽筋了,美哉美哉!优点多多,可是缺点也不少,吐槽一下下。No1.学生没有教材,网络上也没有电子教材,我们只好把书上的内容拍下来,再转换成word文档,发给学生,工作量增加了好多不说,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方便。No2. 课程设计理念与课堂教学大不一样,因为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很多时候就靠老师的讲授来完成教学任务,既要保证课程进度,又要足够吸引人,还要注意学生的互动活动交流,就很难两全其美。No3. 课后习题完成率和课堂教学没法比。原来谁不完成作业就很直观,线上教学很多时候几个班的作业都在同一个平台提交,就会有很多同学要么不完成,要么抄袭别人的,这个跟老师选择的平台也有关系。No4.批改作业绝对是考验老师眼睛花不花的最好的办法。所有的作业都在手机上完成,批改一百多份作业下来经常眼睛刺痛,视物模糊;相较之下,还是传统的纸质作业看起来比较方便,对视力没有太大的影响。No5. 由于网络原因或是设备故障,经常会有卡顿和停滞现象,严重影响课程效果。最尴尬的是老师在这边讲得眉飞色舞的,那边学生发过来信息说,“老师你卡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看老师讲授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就要看学生的自觉性了。如果足够自律,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那么我觉得学习不会落下太多,但现实是残酷的。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难免会走神的,很多时候学生都是一边躺在被窝里一边上课,或者一边上课一边看手机玩游戏,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课后的复习也差很多,因为没有人会监督你,也没有同伴一起学习的氛围。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恰恰解放了他们的天性,不必按照统一的步调学习,可快可慢,可回放,随时随地想学都可以,还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习更多更深的内容,这也是网络的巨大力量优于传统教学的最大优势了。那么 怎么才能让孩子在家学习跟在学校学习一样呢?1.建立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表。虽然在家里学习,但也要养成好的作息规律,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休息,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2.保证学习的环境要整洁,尽量少放置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比如手机,零食,玩具,闲书等。整齐的环境会让孩子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效率无形中就提高了。3.尽量不要用那种软踏踏的椅子,其实硬板凳或者硬靠背的椅子更合适。舒适的环境会让人有惰性,不自觉的就会产生松懈的情绪,硬一点的凳子更有利于人保持良好的坐姿,这样就很少会在学习的时候睡着了。4.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约两三个同学一起学习,前提是孩子们都比较自觉。同伴在一起学习可以创造学习的氛围,有什么疑问大家还可以一起探讨。5.家长的引导和适当的监督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过多地干预学习的过程,但要关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天学习结束之后,可以跟孩子聊一聊今天的收获和体会,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这样的交流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会促进学习和习惯的养成。总结:线上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在教学平台还没有做到完全智能化个性化的情况下,传统教学还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在目前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家长、孩子和老师的负担都很重,但是为了自身安全,我们还是共同努力吧,把“停课不停学”贯彻到底,坚持就是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