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多个层次。该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布鲁姆认知领域的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①知识(识记):对确认事实、概念、原理的回忆。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②领会(理解):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通过三种形式证明:解释、转换、推断,从而搞清楚事物的意思。③应用(运用):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④分析:整体材料分解,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关系的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分析既包括理解内容,也包括理解结构,比应用层次更高。⑤综合:将零碎的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从而创建新的思想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强调创造能力。⑥评价:对所学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代表最高水平的认识结果。
国外有哪些教育家的作品值得阅读的吗?
谢邀。约翰·杜威(1859-1952), 克鲁普斯卡娃 (1869-1939), 保罗·孟禄(1869-1947) , 桑戴克(1874-1949),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1875-1946),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1939), 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凯洛夫(1893-1978), 让·皮亚杰(1896-1980), 列·符·赞科夫(1901-1977), B·F·斯金纳 1904- , 杰罗姆·S·布鲁纳1915-- ,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帮你搜集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用,有空可以去搜搜这些人的作品,都是很不错的,他们的作品也很值得一读。来泡壶普洱茶,边喝茶边阅读,感觉时光静好。
细目表是什么?
双向细目表(two way specification table)亦称"两向度表"、"两向度次数表"。按两种分类标准编制成的表。可从纵横两向度表示在两个变量的次数分配趋势中判断两变量间的关系,也可成为设计和编制测验的一种结构或框架。以编制学科成就测验为例,双向是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教学目标通常根据布鲁姆的学习水平分类系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教学内容因学科和教材而异。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看似只有三两句话,但有效教学目标的拟定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的表述应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并且应该是可测量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能够体现教师备课的精细化程度。教研员在检查教师的教案时,应从目标的表达形式、目标的有效性、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三个角度来评价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科学合理。从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了解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与落实情况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中的“行为动词+名词”的表述方式,后世很多学者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理论学说,提出了更多指向学科特点的行为动词,为广大教师科学拟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教师拟定教学目标就应该有所依循,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恰当地选取行为动词,拟定具有引领性的教学目标,真正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行为导向作用。教学目标往往只是简明的几句话,其表达形式却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凝练提出各学科核心素养,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出了质量标准内容,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新的阐述。新时期教学目标的拟定需要聚焦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只有切实领会新课改精神,并形成与时俱进的具体表述,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因此,从教学目标这一环节可以了解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的领会程度,掌握教师对课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转化情况,找准教学管理和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及当下着力点。从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检视教风与学风在审视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要么照抄教参或教辅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现成表述,缺少必要的分解细化与甄别筛选,要么随意为之,凑上几个条目了事,至于与后续教学内容有何联系、对实际教学有何引领,则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这种拟定教学目标的方式不仅失去了其原初意义,还反映出部分教师从教治学的态度不够严谨。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为例,一位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这样的教学目标空泛而无具体内容,也可以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