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乘数效应,共建产学研,共创生态圈。
?“汽车行业是一个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行业。智能环保绿色低碳成为发展趋势。”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方志表示,“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项目联动产学研各方力量,发挥乘数效应,有效推动科研项目从构想到现实,已初步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方志致辞
随着前两个项目的成功,“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项目第一届信息已形成《汽车环保创新白皮书》,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白皮书为读者提供了汽车零碳改造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案例,未来将继续推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处长丁岩表示,通过白皮书的发布,将所有前沿话题分享给业界,让创新之火绽放得更加灿烂。
随后,第二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的获奖团队在大家的见证下获得了项目的种子基金。第二个项目,2021年启动,聚焦6个领域11个课题,征集31个应用课题;经过多位资深专家的初审实地考察和最终答辩,最终评选出14个获奖项目。其中,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及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车数据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放监测中心联合申报的《中国汽车产业碳中和战略及政策研究》获得资助100万元,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申报的项目分别获得资助50万元,北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10个团队申报的案例分别获得资助20万元
给获得100万元的团队代表颁发种子基金。
随着第二期项目的完美收官,“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已累计为28个创新项目提供资金900万元。众多聚焦行业“卡脖子”问题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课题相继诞生,也为三期项目的精彩启动注入了更多期待。活动最后,项目评审委员会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贤均与一汽-大众副总经理Diad共同探讨了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并介绍了第三期项目方案。
迪亚分享道:“随着全球疫情和能源短缺,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数字智能技术和电动技术将为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一汽大众聚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积极布局。它也希望通过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有更多的团队参与进来,我们期待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Diad分享行业趋势和一汽-大众的绿色发展。
李贤均表示,把握产业趋势,紧盯痛点难点堵点,是“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的首要任务。第三个项目将遵循绿色能源导向产业应用导向核心技术战略导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导向,重点支持绿色能源动力电池及充电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七个领域的研究
除了产学研联合打造的社会公益项目,一汽-大众以“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为目标,从产品生产上下游产业等维度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承诺。
依托MEB平台,一汽-大众推出了大众品牌ID.4 CROZZID.6 CROZZ奥迪品牌Q4 e-tron等多款纯电动汽车,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电动出行体验。未来,一汽-大众将向市场投放更多智能安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通过电池闭环路径和标准电芯,实现电池资源回收率95%单车碳排放减少1吨的环保目标,全面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水平和经济性。
通过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全球领先的技术,一汽-大众在五大基地加快了一系列绿色减碳项目的布局。其中,各基地污水站均实施了RO深度处理,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各基地也纷纷布局光伏项目。预计未来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每年78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6.24万吨。
积极践行公益开发企业的深度和温度。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总部所在地吉林长春遭受疫情打击,生产生活面临停滞。一汽大众第一时间捐款2000万,5月复产后发动全员奋战进博会。借助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前瞻性的供应链管理和强大的系统支持,迅速抢回了失去的时间和进度。1-7月累计终端销量率先突破100万台,为工业活力的恢复和经济重回正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路走来,每一次热心捐赠,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辆下线的新车,都承载着一汽-大众对企业社会环境共生共赢的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