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认知中,不同的导弹有不同的用途,各司其职。比如防空导弹主要用于击落敌机和直升机,地对地导弹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空对空导弹挂载在各种飞机上拦截敌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空中目标。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在特殊情况下,防空导弹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的例子很多。演习或训练中也有这样的科目,尤其是像S-300这样的远程防空导弹,射程远,弹头重,比体积小射程短的近程或中程防空导弹更适合攻击一些地面目标。
1988年4月,为报复美国海军导弹护卫舰“塞缪尔罗伯茨”号被水雷击伤事件(此事件是美伊冲突的导火索,两伊战争中的“袭舰战”,伊朗针对更多美国舰船。再加上两国关系本来就很糟糕,新老仇怨一起算),美国发动了代号为“螳螂”的军事行动,主要目标是打击伊朗的海上力量和钻井平台。冲突中,伊朗“勇士”级导弹艇迅速逼近美军护卫舰,率先发射反舰导弹攻击美军舰队,但遭到美军干扰,未命中。因为距离太近,鱼叉反舰导弹无法用来反击。紧急情况下,美国护卫舰连续发射了5枚标准-1防空导弹,击中了伊朗导弹艇。虽然没沉,但也失去了战斗力,最后被美国舰炮“补刀”击沉。
可以说,利用防空导弹攻击地面目标是苏联/俄罗斯的“祖传绝技”。苏联时期,苏军在演习中使用S-75防空导弹测试目标,部队在训练或演习中也安排了这样的科目。既然第一代性能的S-75防空导弹可以用来打击地面目标,那么以性能更先进的第三代防空导弹为代表的——S-300防空导弹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俄军也在多次演习中展示了这一“祖传绝技”。2017年5月,俄罗斯东部军区防空部队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一次演习中使用S-300防空导弹系统摧毁了模拟的地面“敌装甲车”目标。
在战斗部方面,防空导弹强调对飞机目标的精确杀伤,往往是连续杆或预制破片战斗部。拦截导弹时也会不经爆破直接命中弹头,无法对付杀伤面积大的地面目标。如果换成对地攻击,尤其是杀伤建筑或者坚固掩体,最合适的就是爆炸破片或者穿甲战斗部。而且防空导弹弹头重量一般在150kg以下,弹道导弹一般在400kg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吨。以S-300防空导弹使用的48N6导弹为例。它采用预制破片战斗部,装药量约60公斤,共2万多个破片。这样的弹头打击一些地面建筑或者坚固的掩体,会让目标表面千疮百孔,但内部的伤害还是有限的。这种弹头在打击舰船时是有效的,可以摧毁或严重损伤舰船表面的各种传感器或武器,从而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俄军会在这次空袭中使用S-300防空导弹系统。笔者认为,首先,经过6个多月的战斗,俄军消耗了大量远程导弹进行对地攻击,乌克兰战场可使用的导弹库存不足,不得不将S-300防空导弹作为“客串”地对地导弹。根据乌克兰和北约军队的跟踪监测,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使用了近2000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包括伊斯坎德尔系列导弹口径系列巡航导弹和Kh-101/555空射巡航导弹),库存仅600多枚。这些导弹将用于其他战略方向。虽然俄军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最近几个月,在这次空袭之前,伊斯坎德尔发射次数锐减和空对舰导弹天竺葵自杀式无人机的使用表明,俄军很可能遇到了库存不足的困境。因此,S-300防空导弹也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攻击地面目标。
其次,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制空权。乌军零星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威胁不大,其他防空导弹基本可以满足需求。而更具威胁的“海马”火箭弹和民用无人机,则需要防空系统反导系统反无人机系统空军和炮兵共同应对。S-300防空导弹系统虽然也有防空反导的职责,但在紧急情况下仍有打击地面目标的备用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1年生产结束时,S-300P防空导弹各种改型的总产量将高达3000个发射器和28000枚导弹。此外,俄军正在加紧安装S-400防空导弹系统,S-300P将慢慢退出战斗序列。与其后来被消灭,不如在战场上多下点功夫。
最后,俄军可能也想借此机会检验防空部队在紧急情况下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提高任务适应性。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防空部队不仅有防空任务,特殊情况下还承担对地攻击任务。比如前面的侦察兵突然发现了敌人的前沿指挥机构,而空军或者地面的其他打击力量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攻击。刚刚执行远程防空任务的部队的导弹可以覆盖这个目标。如果平时有训练相关战术的话,完全可以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俄军使用防空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频率并不高。所以这次行动也有检验防空部队多任务能力的考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