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英语学习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英语学习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怎样丰富英语学习内容(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

时间:2023-09-09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0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怎样丰富英语学习内容】,以及【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怎样丰富英语学习内容,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

关于学习这件事,是百分之90的同学都不想去做的事情,那么分析怎样让孩子热爱学习,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

那么孩子们不爱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不理解学习本身的意义

孩子在成长阶段,普遍心智都不会有成年人成熟,包括说不理解学习本身的意义,这个很多同学都问过我,也确实没有一个可以说服他们的答案,因为道理都懂,做起来却难。

第二、家长跟老师期盼过高,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孩子苦不堪言。

这个就是目前为什么多数同学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原因了,本身学习是应该靠自律的一件事情,却被变成了被迫。

第三、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一些科目的时候对科目本身不敢兴趣,学习起来也确实比较枯燥乏味,这也是教学本身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多数同学都不喜欢学习这些科目。

第四、学习占用了大量的生活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却忽略了同学们本身对于这一现象的承受能力。作业繁重的同时再加上课后班等等,孩子很少有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教育越来越匮乏。

这是同学们不爱学习的主要几点原因。那么怎样去解决也是另多数家长、老师以及教育者本身所头疼的问题。

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明确教育目的本身,并非应试,而是为了同学们更好的成长。所以应该以启发孩子学习兴趣为主。改善教育方式。

第二、作为家长跟老师,应该以鼓励为主,孩子们学习的时候本就很困扰,需要老师家长的鼓励以及表扬,以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要永远明白一点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

第三、如果以上两种都很难办到,那么可以尝试跟孩子沟通,以交换为目的,让孩子理解学习是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的。想要得到就要先付出,那么如果孩子能够学进去以后,持之以恒,就会慢慢发现学习的乐趣。

以上几点建议配合着来,如果做法得当,往往都会收获比较好的效果。

如何在短时间内将英语提起来?

我不确定你是暑假后上初三,还是已经参加中考毕业了。无论哪种情况,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对你以后的英语学习有所启发。

我上学那会,由于英语是我的强项,数学成绩通常又比较感人,所以无论座位怎么调整,我的同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数学学霸兼英语学渣。

这些同桌经常会问我同样的问题,“这道题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做错了你却选对了?”,“没见你多努力,你英语分数怎么那么高?”等等。在我的指导下,加上我们的密切配合,他们的英语成绩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中考中有的甚至从不及格提高到了120分。

下面,我来告诉你我们常用的方法。

1诵读课文找感觉

像上面他们提出的疑问,我通常都会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全凭感觉”,为此他们通常会投来怀疑的目光。但其实我当时做题真的就是凭感觉,就是所谓的语感,体现在考试中就是读过题目以后,觉得哪个顺溜就选哪个,而且通常凭这种感觉都能做对题目。这种感觉就是在长期的、大量的读、背课文过程中获得的。

所以不要偷懒,认为诵读课文没用,大量诵读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印象,更有助于获得正确的语感。这就是为什么网上那么多人提倡用背诵的方式来学习新概念英语。当然,初期对于长篇文章不一定要全部背诵,熟读即可。等你渐渐有了语感,你会发现背诵课文不是什么难事。

2把握规律放电影

感觉英语难学?来看看下面的初中阶段的单词和句子吧!

观察cat fan bat sad mad ,你能想到tag怎么读吗?(考查语音)

观察beautiful wonderful careful,你能猜到peaceful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吗?(阅读猜词)

观察Look! The baby is sleeping.

Listen! They are _________.(sing)(完形填空或动词应用)

你能看出括号里的单词应该怎么变化吗?

发现规律了吗?只有发现这些规律才能掌握游戏规则,才能在考试中不丢分或少丢分。

这里建议你跟着老师,在复习每一册书的时候,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整理在课文旁边,整理后就要通过第一步诵读的方式,像放电影一样回顾每一句话的要点。

3你讲我听当老师

通过上面两个步骤,知识点你应该掌握的差不多了。在做题巩固或复习回顾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当一回老师,把整明白后的错题或知识点,讲给你的同桌听。比如:

怎样丰富英语学习内容(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 热门话题

want to do

decide to do

hope to do

expect to do

plan to do

refuse to do

...

用这种方式回顾知识和错题,既可以记得牢,还能帮助同桌一起复习,彼此受益的同时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厚,相信我,你们会进步飞快,强烈建议你尝试。

初三这一年确实是时间紧、压力大,你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这没错。但并不一定要短期内提高,而且也不太现实。作为毕业班的同学,我认为首要的就是心态,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中考前的复习。你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进度和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确保每天都有收获,中考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同学,尽力就好!

记单词效果大吗?

只要能将单词记下来,效果肯定会是有的,但光记单词肯定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英语很烂,说明你语法不行,单词掌握量不够。如何提高英语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而不是只去记单词!

英语很烂,无非就是两方面的原因:1、对语法一窍不通。2、词汇量量少,也就是记会的单词少

对于语法方面的不足,这个要看自己的理解,开始没学好,后面不付出肯定也学不好,英语很烂,想必语法肯定不行。

个人觉得语法这个真的得看天赋,记得自己是初一才开始学英语,从最基本的字母开始,由于接触的时间晚,再加在语文方面最基本的主语谓语宾语都搞不清楚,自然对语法没有任何兴趣,语文这样更不用说英语了。因此从一开始英语成绩就不好,第一次英语期中考试120分满分考了40分,语法不懂,全靠自己乱写。知道高考结束后自己任然不知道英语语句中的句子成分是什么,因为从初一开始就放弃了语法,只能从其它方面入手,最终高考全国一卷英语考了108分,也不错了!

语法不行,然后就开始转战单词,当然也不是死记硬背,自己曾经试过,今天背会的十几个单词几天后又全部忘了,真的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面开始大量做题,边做边记!

因此对于词汇量方面的不足,可以采用题海战术,多做题,在做题中将单词记会掌握。

很多人英语成绩不好,而且是一直不好,慢慢地就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看到英语练习或者考试就烦,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俗话说“熟能生巧”有些东西做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应对,尤其是对全国卷英语考试中的改错和填空,很多得得分点都是固定的套路,即使语法不知道,但做多了题一看就知道怎么去做。

在英语考试中,还有一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完型填空。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完型填空是最考验人词汇量的题型,许多时候,一个题的四个选项单词一个都不认识,这种情况之下只能靠运气了,但是如果平时多做多练,碰到不会的单词就将其记下来,在做题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效果远大于平时死记硬背,并且这些单词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多做多练!

同样阅读理解也是这样,也要多做多练,接触的题多了,文章的大意理解起来也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在完整做完一套练习后,同样将不会的但经常出现的单词记录标记下来,单独去理解去背,效果同样会非常不错的,所以一定要多做多练!

记得高考前的几天,每天晚上都在不断地做英语练习,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短文改错……做题的同时也不断将不会的单词记录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没让我失望!

英语很烂,记单词是会有效果的,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死记硬背,在不断做题练题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效果是非常不错的,相信对你提高英语成绩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有其它问题,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谢谢!

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

作为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当初是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的,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现在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而众多朋友,想必大多数也是很早就接触英语,但却一直学不好,很是苦恼。

因此,这也催生了英语培训市场的壮大发展(这是好事情),以及诸多英语学习方法的诞生。但是,很多方法,都是仅对创始人有效。也就是说,很多方法都是基于个人体验的。

英语学习圈子里,最常见的现象是:A君用了B方法,3个月英语突飞猛进,推荐给C君,但C君对该方法根本无法坚持下去。因此,A君得出结论:不是我的方法不好,是你自己没有坚持。

这样说当然是对的,但这只是方法论。方法永远是为目的服务的,而要讨论学习英语的目的,我们必须追本溯源。

首先,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英语是什么?

英语是一种语言。

语言是沟通工具,是生活的必需品。

语言有明显的地域性。

如果觉得以上说法过于晦涩,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英语是地球村中的一种方言。很多人学习英语之所以陷入误区,原因就在于此。他们不是把英语当成一种“方言”来学习,而是当成一种“知识”来学习。

学习一门知识,我们需要理论体系,需要方法论,需要系统的实践。这两者的学习目的截然不同,因此所需要的方法也完全不同。我们之所以学的那么辛苦,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抓住英语的本质:英语是“语言”而非“知识”。

关于英语学习有诸多理论。如果把英语比作“方言”,让我们先看几个方言学习的假设:

如果让在北京生活,或许只是偶尔去几趟广州的人去学习粤语,有多少人能够学好?这是需求论。

如果在北京生活的某青年,出于对《光辉岁月》的热爱,毅然产生了对粤语的兴趣,那是兴趣论。

如果在北京生活的某青年,和“大学”谈了恋爱,得知毕业必须通过粤语四级考试,那么他肯定会暗下决心,头悬梁锥刺股也要学好英语。这是考试论。

在北京生活的任何青年,如果通过xxx方法,都可以在3个月内完全掌握粤语!这是方法论。

我是坚决的需求论者,我不排斥兴趣论。因此,我主张的是“需求+兴趣”。

不幸的是,对于大多学生党来说,从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天开始,就被灌输了“考试+方法”。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学好英语的人寥寥无几。

因此,在开始英语学习之前,要问自己:我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学好英语对我有什么好处?不是泛泛而谈的好处,而是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好处。

有了需求,再想办法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才是真正适合所有人的学习套路。

尤其是对于成人而言,如果对自己的需求很模糊,那么你会发现,报了N多的培训班,下了N多次决心,最终还是英语学不好。如果老板说:XXX,给你三个月,如果你的口语能达到熟练与老外沟通的水平,给你加薪30%。相信百分之百的人都能达到这一目标。为什么?因为在这个案例中,需求很明确,利益也很明确!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去深入思考需求和利益的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大概模糊的想法,各种培训机构只知道毫无责任的放大你的需求,而不会去关注你的真正需求与收益。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更多关心考试成绩,而不去关心你学习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在你的生活中能否用得上。这种情形下,能有多少学生可以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在应试环境中,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都会在潜意识里抗拒,因为我们会本能的判断出,我们所学的东西,对于我们目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对于将来,可能会有帮助,但是,对将来有帮助的技能很多,为什么非要吊死在英语这棵树上?

再加上各种考试,更加深了很多人对于英语的抵抗。很多人将此归咎于方法不正确,因此学不好。殊不知,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英语这门“方言”,无论是在将来,还是在现在,对我们都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你觉得学的单词句子根本用不上,那说明:

1. 你的学习材料选择有问题;或者

2. 你在学习的时候,是在学习知识,而不是在学习“方言”。

无论是新概念,还是学校教材,还是各种视频、音频,都可以归结为学习材料。

作为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权力。至少教材是没法选的。

因此,下面我会用实际的学习案例,来讲解学习知识和学习方言的区别。

让我们以《呼啸山庄》第1章中的一句话为例:

My dear mother used to say I should never have a comfortable home.

传统的课堂学习是这样的:

首先,单词/短语讲解与辨析:

1. used to 曾经,后面跟动词原型(与be used to doing 不同)... ...(used to和be used to的区别;used to和一般过去式的区别等等)

2. comfortable:舒服的,舒适的。源自名词comfort舒适,舒服。

... ...(comfortable和comfort的例子;词的前缀/后缀;英语构词法等等)

接下来,是对这句话的翻译:我母亲曾经说过,我永远都不应该拥有一个舒适的家。

因此,传统的学习,是先分解,后整合的。而实际上,语言的学习应该恰恰相反:先整合,后分解。

同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以学习“方言”的方式来学习,则是这样的:

首先,阅读几遍,确定自己是否理解。(以“整合”的方式,来学习整个句子,而非某个单词。)

My dear mother used to say I should never have a comfortable home.

理解之后,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句话对我是否有用?

“有用”的判断标准: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能会说这句话?或者和这句话相似的话?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有类似的场景,可能会用到这样的句子结构,那么我们下面要做的就是:

把这句话背下来,牢牢记住。如果我们记住了“ My dear mother used to say I should never have a comfortable home.”,那么在碰到某些场景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脱口而出了:例如,如果你现在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你的中学老师曾经说,你是班上最天才的学生。这时候,你就可以说:

My middle school teacher used to say I was the most gifted student in my class.这两句话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我们替换了一些内容而已。

就像老外学汉语,学会了“我吃过早饭了。”,那么自然就会说“我吃过中饭了”。

记住一句话,永远比记住一个单词要容易的多,而且更难忘记。原因很简单:一句话代表了一个语言的场景。只要记住这个场景,具体的语言就不是问题。

这样做,我们是在学习一种方言。我们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学习语言的实际应用。我们要去思考所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如果觉得没有用处,直接抛弃。

四、小结-致学生

以上所说的,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把英语和你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

一种语言,如果不能和生活关联,是永远都学不好的。

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要做到:

1. 有明确的需求和目标。

例如:我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么?还是为了以后出国留学?出国旅游?工作中能够从容应对国际化环境?无论你是在读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这些问题你都必须要考虑清楚。

有明确的需求和目标,并且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你学好英语的基础。

2. 在碰到英语的任何场合,都要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如果你们数学老师是个胖子,当你背ponderous这个单词的时候,就要联想到My math teacher is ponderous!如果你刚好是个瘦子,碰到skinny,你就要联想到I am so skinny. I need to eat more!(减肥也要吃饱了才有力气不是么)

当然,我是不提倡死背诵单词的。以上仅为举例,各位可以举一反三。

3.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不同人有不同的兴趣领域。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喜欢体育,有些人喜欢军事。因此,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抱着世界名著读的津津有味。

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长知识。

瞧,我们又回到了原点:英语是什么?英语是地球村的一种“方言”,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另一种文化,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语法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学英语,始终绕不开“语法”这道坎。

大多数学习者最困惑的问题就是:语法是否有用?我要怎么学习语法?为什么语法有些地方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不同语法书,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

要了解语法究竟是否有用,我们就必须了解语法的前世今生。

(以下内容未经严格考证,请实证派绕道)

最早我们的祖先还是原始人,还没有完善的语言体系,只能使用简单的音节、符号等,表达一些重要的意思。原因?不仅仅是智力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生存是人类最大的需求,因此,语言只要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足够了。所以,这个时期人类的语言处于萌芽状态。

当然,大家都可以想想得到,这个阶段是没有“语法”这个概念的。

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social productivity)的进步,人类文明逐步演进,开始有了系统的语言标注系统(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这个阶段,人类的语言日益丰富,社会秩序和规则也日益复杂,因此语言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所能表达的意思也更加复杂,语言在不断成长中。

这个阶段,语言体系还远未到成熟的地步。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应该是语言发展的一次飞跃。人类社会体系基本成型(虽然后来还在不断进化),各文明开始沿着自己的轨道逐步前进,演变出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个时候,语言臻于成熟。物质文明的发达,导致了人们对各项研究的热忱。西方的现代科学,应该就是在这个阶段启蒙的,有兴趣的可以研究西方哲学史,应该就可以了解。

也是在这个阶段,日子过的有些无聊的人们当中,有一些人注意到了语言,并对其进行研究。他们很发现,语言是有特定规律的!这些规律,就是语法的雏形。

再往后的情况,其实就不用细说了。研究一旦有了开头,就无法停止。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语言的各种语法书和语法规则,都是归纳总结的产物。

因此,语法是按照“归纳法”总结出来的。

请牢记这一点!

归纳法的原理,是从无限的现象中总结规律。但是,语言现象是无法穷尽、且不断变化的。因此,任何语法书都不可能完全归纳所有语言现象。

很多时候,语法学者是语言进步的阻力。他们过分重视语法规则,而忽略了语言前进的时候,很多时候是需要打破规则的。

对于语法,我的观点是:语法学者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则,对于ESL学习者,是很有用的。但记住,语法规则必须与具体的句子相关联!而这些句子,则必须与你的生活相关联!

最好的结果是,你记住了语法规则下的句子,并能够灵活运用。而忘记了这些规则。

背单词的梦魇

所有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都有痛苦的背单词经历。

背单词有没有用?我不会危言耸听告诉你:压根没用。因为如果你有毅力,方法得当,并且真的是有一定兴趣(或者的确需要短时间内增加词汇量),那么背单词是有用的。有时候,临时抱佛脚也需要我们背单词(考雅思托福也需要背单词,老外可是认可这个成绩的)。

但是,如果一谈到学习英语,就想到背单词,那就是观念上的绝对错误了。

语言学习的最小单位,应该是句子,而非单词。(请各位务必记住这句话!)

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生活中能够用得上。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有的沟通交流,最小单位都是句子,而非单词。因此,即便你背再多的单词,如果你脑子中没有句子模板,你会发现自己还是不敢开口。

因此,如果真的要学英语,那就从句子开始吧。

当你知道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知道在什么场合说这句话之后,再去研究里面单词的用法、词性辨析、句子结构等等。当然,有些句子对着语法书可能也解释不清楚,那么很简单,记住这句话,不要去纠结语法。

因为如我上面所说,所有的语法规则都是归纳的,而这种归纳是不完全的。我们是学习语言,不是研究语法。我只要知道这么说是对的就OK了。

成人英语学习:我们必须更加功利

成人的英语学习,和学生有几点最大的不同:

缺乏职业规划,很多人比学生更没有目标感:学生至少还有考试这个强制的目标。

时间零碎,经常被琐事打断。

学习更需要很快有使用效果。

对于已经毕业的,正在工作,或者正在找工作的人来说,英语就是纯粹的工具。

换句话说,你的英语想学多好,想侧重于听说读写的哪个方面,完全取决于你的工作要求。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与外籍进行书面沟通,那么你要加强的就是写作。如果你的工作要天天和老外一起blablabla....那么,赶紧加强自己的口语吧。

此外,和学生不同的是,与你沟通的老外,大多数是不会在乎你的语法好坏,你发音是不是准确的。他们只在乎两点:他们说的你能不能懂;你表达的他们能不能懂。

插一句闲聊的话。

跟一个Pakistan的老外聊天,他说:你们中国人说的英语,太追求纯正的口音了。像我们这样,要有自己的口音才好。

对于这个观点,大家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大家是必须承认的:我们都会嘲笑印度人的英语口音,但他们英语表达能力,的确比我们强很多。有很多人会嘲笑印度人蹩脚的英语发音,但是,我们在嘲笑他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可以安然自若的说这么蹩脚的英语?而且和英美人士沟通没有问题?原因很简单,何故?他们专注的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所谓的纯正美音或者英音。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英语学习之前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包括:

1. 我的工作/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用到英语?

2. 这些场景中,我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因为是和工作/生活具体相关的,因此自己至少要有一个大概的概念。)

3. 我需要侧重于听说读写的哪个方面?

4. 是否有一些专业词汇需要掌握?

这几个问题自己必须清楚。之后,就是学习材料的选择,以及学习计划的制定了。如果周围有英语较好的朋友,可以帮忙;或者自己请英语家教,为自己度身定制一个学习计划并提供辅导;或者自己如果有一定基础,可以自己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无论何种情况,这样的效果,都比去培训机构花几万块钱要好的多。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有一个同事,要去国际会议做技术方面的宣讲,但是英语根本开不了口。针对他的需求,每天2个小时,突击培训了两周,就能够很熟练的进行技术宣讲了。

因此,需求+方法,才是成人正确的语言学习之道。加油!

关于【怎样丰富英语学习内容】和【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